Table of Content

本期推荐

绘图小说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 邓秀茵

绘图小说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

作者 邓秀茵
出版社 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 07/12/2015
售价 (西马)RM17.50(东马)RM19.00
语言 简体中文
ISBN 978-967-0564-71-5
系列 红蜻蜓绘图小说系列
规格 线装/ 144页/ 四色印刷/ 初版

简介

  新邻居搬来了!

  第一天,午睡中的大哥头就被新邻居的音乐声吵醒,心里很不高兴。隔天,他和单眼皮碰见一个印度男孩被人欺负,单眼皮挺身相救,怎知印度男孩一句谢谢都没说就溜走,让大哥头生气极了!

  大哥头怎么也料不到,那个叫巴伟男的印度男孩正是他的新邻居,也是他的同校同学!

  冤家路窄,他们要怎么相处呢?

邓秀茵

长篇小说:

  1. 《纯纯的守护神》(2006年)
  2. 《记忆天使》(2007)
  3. 《月亮城》(2008)
  4. 《小天堂》(2008年)
  5. 《太阳城》(2009年)
  6. 《幸福的味道》(2009年)
  7. 《一封迟来的信》(2010年)
  8. 《再见,小天使》(2010年)
  9. 《梦想青年旅舍》(2011年)
  10. 《A座8楼》(2011年)
  11. 《奇幻马戏团》(2012年)
  12. 《嘿,亲爱的》(2013年)

小大人系列:

  1. 《爱,一直在这里守候》(2014年)

绘图小说:

  1. 《大哥头与小妹头》(关淑芳绘)(2011年)
  2. 《大哥头与单眼皮》(关淑芳绘)(2014年)
  3. 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(杨依宁、黄韵霖绘)(2015年)

邓秀茵

作者简介

毕业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中文系。

现任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。

曾担任电台DJ、马来西亚中小学课本编辑、儿童读物作者。

2006年开始写长篇小说,著有《纯纯的守护神》《记忆天使》《月亮城》《小天堂》《太阳城》《幸福的味道》《一封迟来的信》《再见,小天使》《梦想青年旅舍》《A座8楼》《奇幻马戏团》《嘿,亲爱的》。

“小大人”系列作品著有《爱,一直在这里守候》。

绘图小说著有《大哥头与小妹头》《大哥头与单眼皮》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。

说说话

说说话

  话说去年11月,我在杭州宣传中国版小说时,突然灵光闪现,脑袋浮上了下一部绘图小说的点子,于是就创作了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这部小说。


  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不失我创作一贯的作风,主要探讨人与人的相处之道,不同的是,这次也留了个空间,让读者思考自己是否对某些人或某些职业带有偏见。这话怎么说?看了小说你自然会明白。


  这部小说在编辑过程中面临人手不足和画家没空作画的问题,辗转花了大约半年才来到最后的编辑阶段,画家也撤换了,所幸新画家也画得真不错。小说出版之前我人又飞往中国了,这次是在四川成都。作品出版前的最后审阅分秒必争,我趁着前往乐山大佛半日游的乘车空档,在动车(类似高铁)上打开电脑审阅。在旁的中国随行人员把脖子伸过来,阅读我的新作。看着看着,她偶尔笑出声来,说:“这男生真逗,内心怎么那样纠结呀?”她说的正是大哥头。没错哇,我就是要写这么一个活生生的男生——心地善良但有时会冒起小小的坏念头,敢想又不敢做,天使与恶魔总在他的心里交战。或许,翻开这部小说来看的你会觉得跟自己有几分相似?


  “你写的小说真的很贴近小孩子的心。”随行人员对我说,“你专心审稿吧,我要追看我的小说。”


  她从背包里掏出《记忆天使》中国版,读得津津有味。


  噢,忘了告诉你,30岁的她,现在是我的中国第一铁粉。


  她自己说的。呵呵。

内文试阅

绘图小说《大哥头与巴伟男》

第3章

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

本期推荐

张爵西/漫魂 - 《我来自纽约》电影漫画

《我来自纽约》电影漫画

原著剧本 张爵西
漫画改编 漫魂
出版社 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 23/12/2015
售价 (西马)RM22.50(东马)RM24.75
语言 简体中文
ISBN 978-967-0564-70-8
系列 红蜻蜓电影馆电影漫画系列
规格 线装/ 232页/ 黑白印刷/ 初版

简介

  阿根是跌打医馆的老医师,独自住在一个老旧的组屋区里。一天,阿根家里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——Sarah。Sarah的到来,使阿根十多年来的规律生活有了微妙的变化。

  Sarah自小随妈妈在纽约长大,从来没有见过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外公阿根。她的生活习惯、衣食住行等都与阿根大相径庭,两人的相处宛如火星撞地球。

  为了和Sarah约法三章,不谙英语的阿根找来邻家小孩阿宝当翻译员。没想到阿宝的英文程度有限,翻译如同说外星语,让早已烦躁至极的Sarah大发雷霆!祖孙俩关系势如水火,战争貌似一触即发。

  十年来在彼此的生活中缺席的两人,该如何才能向对方踏进一步呢?

导演与编剧

张爵西


1991年开始出版个人专辑《最近你好吗》,后推出《我不是个轻易掉泪的女子》《上海风情》《再见爵西》,凭《一个女人是不是可以美丽到五十岁》《给三十年代的爱人》分别获得1992年和1994年娱协奖“本地组十大创作歌曲奖”。在演出了五部电视剧及两部电影后,投入电影幕后工作。至今,已参与制作四部电影——《老友开心鬼》《纸月亮》《精无门》《辣警霸王花》。

2015年,首度执导自己编写的《我来自纽约》,故事灵感源自生活。多年来常居国外,回国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变得格外疏离,大家同桌吃饭都不聊天,每个人只低头玩手机。这种现象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,希望从自己的经历、角度、价值观出发,拍一部适合一家大小观赏的电影。

爱需要表达,爱需要维系。只要你肯张开双臂,便可拥抱身边所有爱你的家人和朋友。

一天一点关怀,把爱及时说出来。


漫画改编

漫魂 Comic Soul


由一群闷骚的漫画人——黄城伟、顾嘉敏、Zam、眼珠组成的漫画团队。四位团员各执强项,合作无间完成每本漫画中分镜、起稿、下墨、贴网、上色等任务。

因缘际会下接触了《我来自纽约》电影剧本,开始了第一次的长篇漫画之旅。对漫魂而言,完成这本漫画只是一个开始,希望将来能带给读者更多有笑、有泪、有感动的作品。

说说话

说说话

城伟

如果我能穿越时空,我想告诉六年前正在艺术学院求学的我:“未来的你过得还可以。”

因为现在的我和当时艺术学院的三位美女top students组成了一支漫画队伍,而这支队伍还非常幸运地得到将《我来自纽约》电影剧本改编成漫画的机会。

我希望六年前的我知道了这个消息后,会更加地努力学习,让自己接到这份工作时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它。

到现在还是觉得很不真实,没有想到我们四个真的把这本漫画完成了。我们都不是全职在画漫画,所以如何在期限内完成这本漫画,是我们最大的挑战。

我负责的是漫画分镜和背景起稿,其中包含分配页数,定制每页的格数、安排情节等,要把剧本里的文字转换成画面,对我而言是第二大的挑战。幸好,最后我们还是做到了。

很多人说:“不要耗费青春在画漫画上,因为你赌不起。画的时间越长,对漫画的热情便会越淡,青春也会离你越来越远。耗费青春来画漫画,你输定了。”我不想输,所以一头栽进了这个坑里,但要如何变成赢家,我还在摸索中,哈哈!

最后,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则怪事:在我们接《我来自纽约》电影漫画之前,我们四个人都不约而同发了高烧,全身发热,这种热好像“三昧真火”在体内燃烧,感觉我们的魂魄都要被烧毁了……


眼珠

哈咯大家好,我是眼珠,很荣幸这次有机会参与本地电影漫画的制作。在最后期限前竟然可以把漫画“死”出来,真是太感动了!最后的那段日子,我们的速度大概比之前快上了好几倍吧……@@"

这是我们第一次画长篇漫画,过程中学习了很多,也尝试了很多突破,更体会到“画漫画是燃烧生命”这句话。一部漫画的制作过程,不管从剧本变成分镜,或是分镜变成起稿,亦或是起稿变成线稿,再加上网点成为完稿,每个阶段都费尽了心思。

“人家用手一翻就过了一页,这一页的背后不知下了多少努力、多少心血……”对于这句话,我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。或许这次我们没有做到最好,但是起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。

一路走来,跌跌撞撞,有血有泪有汗。我看到自己的不足,也看到自己的脾气。感谢同伴pokpok、敏敏、Zamzam对我的体谅和努力,感谢编辑淑芳认真和耐心地引导我们,感谢给我们机会的红蜻蜓出版社和张爵西导演,也感谢支持这本漫画的朋友们。

题外话:很怀念中学时期的画画生活,因为是真的很开心。不用人家吩咐,自己就会去好好努力。 希望大家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,抱着最初的梦想,一步一步去实现,加油。


嘉敏

以前小时候喜欢看漫画,所以就读了艺术学院。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喜欢的是插画,于是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插画工作。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,我们团队得到了电影剧本改编漫画的机会,便由我负责绘制背景线条。

刚开始时,我很没耐心,对漫画也没什么热情。在和队友一起奋斗的过程中,我们慢慢建立了默契,大家互相包容,让我了解到什么是团队精神,什么是漫画制作。这次的工作,我学习到很多,谢谢编辑淑芳和我的队友眼珠、Zamzam、城伟对我的耐心指导和体谅,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!


Zam

我是Zamzam,我出门玩儿去了!喵——


内文试阅

《我来自纽约》

Page1 Page2 Page3 Page4

本期推荐

吴道顺 - 《尼普顿手记》

《尼普顿手记》

作者 吴道顺
出版社 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 23/12/2015
售价 (西马)RM20.00(东马)RM22.00
语言 简体中文
ISBN 978-967-0564-72-2
系列 红蜻蜓少年长篇小说系列
规格 线装/ 208页/ 黑白印刷/ 初版

简介

  小说从一位少年返回家乡,收拾小叔遗留下的藏书开始。这个十七岁的少年,有书写手记的习惯,且从中回望过去。在他的手记里,有远去的亲人,有渐行渐远的朋友,有那个年纪无法理解的人世种种。回忆宛如河流,缓缓流过手记的每一章。而手记里的每一个人,或多或少,都在他的生命历程中,留下难以抹灭的烙印。

  读完小说,也许你会想起自己生命中的某一本手记。回忆中的大人们,还是那么让人不解吗?回忆中的同伴们,现在过得都还好吗?那些陪着自己走过人世点滴时刻的人们,如今都去哪里了?

  “我尝试理解那些,我未必可理解的,大人的世界”,“虽然,一个高二升高三的学生,也算是一个大人了”。

  《尼普顿手记》,欢迎你来展读。

吴道顺

作者作品列表:

少年长篇小说系列

  1. 《尼普顿手记》 2015年

吴道顺

作者简介

马来西亚籍,出生于东马砂拉越州。小说曾获台湾《联合文学》小说新人奖、马来西亚《星洲日报》花踪文学奖等,作品收入马华当代小说选《故事总要开始》。

说说话

说说话

文:吴道顺


  黄道十二宫中,我属水象星座,双鱼,守护星是海王星。我其实不大理会占星术,但我对于海王星,确实有一种奇异的感觉。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,我无意间看见,航海家2号在一九八九年拍下的海王星。相片中的它,有着梦幻的蓝色,明亮的卷云中,带着深色的椭圆斑点。根据照片说明,那个椭圆斑点,是海王星上的风暴,范围比地球还大。一九八九年,个人电脑还未普及吧,网络更还没兴起,什么都还在往现在的年代缓缓走来。然而,我的叙事者就出生于那一年。我其实并不是那么了解他,但又觉得他亲近,一如海王星。


  如今,我从新翻出那张最初看到的形象,觉得当中有一种斑驳的色彩正在渐行渐远。那个年代的相片,还没有现在的修复软件可以处理,相片中的它,站在一片墨黑的背景前,彷佛毫无防备之下,咔嚓,被定了形,彷佛小说中的年少手记,经历的同时,却也永远驻足于某个时间点上了。


  这部作品,从书写定稿的三月天,一直到小说出版的十二月,一年就这样过去了。一年来,发生了不少事,但这部小说,似乎占用了最多的空间,无数次的阅读,删删减减,才有了今天的版本。


  我就带它到这里,往后的路程,祈望它会遇见愿意与它交流的读者。


  感谢红蜻蜓出版社为我出版了这部小说,尤其编辑侯思颖的细心,更是令我非常感激。

内文试阅

《尼普顿手记》

第1章

 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,在距离地球相当遥远的地方,有一个星球是蓝色的,直径约四万九千公里,距离太阳约四十五亿公里,一天只有地球的十六个小时。在那个星球里,风暴是常有的事,即使它距离太阳如此遥远。它是一个蓝色星球,或许,内在也留存着一丝蓝色的梦。我说,这星球有一个人,但那人也是这星球。或许,在无数寂静的时刻,会发现那星球的人在蓝色的水面上行走,然后水变成了陆地,长出了蓝色的草、蓝色的花。其实,日子还在少年时,却已经有着无数蓝色的梦。

  我说,那少年就是我,正倘佯在一片蓝色的星球之中。我以为我已经离开从前的种种,但是,不远处,有一颗我熟悉的行星坠落了。曾经,在地球的天文谱系之中,我和那颗行星的距离非常接近,即使我们现在都知道,那不过就是一个宇宙探测的失误,那颗行星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,在轨道中,引导我渐渐运行。然而,我说,它曾经确实给予了我,无数的连环的梦,叠在我的额叶之中,大概此生都不会遗落,此生都会留在我的手记中。

  夜里,我把手记打开,写了一些些,再一些些。或许,这里的一切,可以当作一则故事吧?但也并不全然是。我把手记的某个部分打开,在地球的岁月中晾晒,而那些文字,或许正在准备出走,或许正在准备回归。


第2章

  二〇〇六年,冥王星被归类为矮行星,太阳系中剩下八大行星。冥王星,曾经是我小叔最喜欢的一颗行星。他总觉得,冥王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故事存在。我不晓得冥王星有什么故事,毕竟它是一颗遥远、无法探测的行星。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带内。在那个地方,会有无数的彗星路过,一次又一次,然后,离开那个地方。冥王星,其实长得很像彗星,也是由岩石和冰组成。但是,或许是一种机缘吧,它因为距离太阳实在太远了,实在无法像其他彗星般,孤傲地拖出一条尾巴,遨游宇宙。

  以前的人因为海王星尼普顿的发现,而进一步探索起海王星以外的行星。就好像天王星尤拉诺斯的发现,天文学家们认为,天王星如此庞大的巨行星之外,一定还有一颗行星绕着太阳运行,且重力作用拉扯着天王星。一八四六年,两位德国天文学家伽勒以及迪阿瑞斯,根据之前法国数学家勒维耶的推算,在天王星的外围找到了海王星。以此类推,在发现海王星之后,天文学家认为,海王星如此庞大的巨行星,必定就如天王星一般,一定受着某个天体的扰动,他们称它为“X行星”。一九三〇年,有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克莱德·汤博,在他的底片中发现了“X行星”。在那个年代,天文台的学者们都大感惊讶,认为底片中的“X行星”,就是太阳系中第九颗行星,取名为冥王星。

  冥王星,一颗阴暗、透光度不强且质量太小的行星,怎么可能影响庞大气体巨行星的轨道?二〇〇六年,关键的一个地球年,天文学家认为,在柯伊伯带内,既然除了冥王星之外,还有其他三个类似冥王星大小的新天体,那么作为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,就要重新被定义。这引发了天文学上一个极度残酷的会议讨论,争论持续了好几天,最后,冥王星就从九大行星中被除名了。

  也在同一年,我的小叔,因白血病过世,享年三十八个地球年。

  我那时候在国外,因为年终考试,无法立即回国。等到我回来马来西亚时,已经过了无数的日子。我带了花,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墓碑前面许久。我想到了从前的种种,但我没有告诉他,他最喜欢的冥王星,已经被除名,不再属于九大行星。然而,我还是有一种错觉,海王星尼普顿,其实是深深地受着冥王星普鲁托运转的影响。或许那不是一种逻辑运转,只是它们都曾经被归类成一个体系,彼此之间仍然有一种情感的互动。

关于阅读的12个关键词
第十二个关键词:下一本

对他们来说,下一本是······

许友彬
生活 = 给我时间让我好好写作,我的要求就是那么简单,知道吗?
── 许友彬
曾子曰
写完这一本再说吧。
── 曾子曰
曾宝玲
下一本对上一本说:“嗨,我们终于见面了!”
── 曾宝玲
许书芹
别提了。
── 许书芹
陈惠君
下一本要写一本让每个人大跌眼镜的小说,
每一次我都这么跟自己说。
── 陈惠君
陈秋芬
是另一个起点,另一个成长,
另一个蜕变,另一个机会。
── 陈秋芬
叶向荣
苦也!
── 叶向荣
邓秀茵
永远不敢想,却又永远期待。
── 邓秀茵
黑妈妈
常被人问“你的下一本写什么”,这些人包括我父亲、我儿子、
我侄女、我外甥、我朋友的孩子,当然还有我的小读者。“你的下一本写什么?”
嗯,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。
── 黑妈妈





谢智慧
一定要超越上一本。
── 谢智慧
永乐多斯
只有对书有感情的人才显得有意义的专用语。
── 永乐多斯
赖宇欣
我还在想要怎么处置我心中那群聒噪又神秘的小东西呢,说不定用盐把它们腌制起来,吊在客栈的屋檐上风干,你要煮粥吗?要不要买一点特别的腊味回去当小菜?(奸笑ing)
── 赖宇欣
王元
科幻。
── 王元
李慧慧
我总是在完成一部作品的时候这样告诉自己:
下一本,一定要比上一本更好。
── 李慧慧
沈雨仙
写完这一本再说吧。
── 沈雨仙
张荟甄
好久没有这样了,看完一本书,立即拿起另
一本书说,今天我要把你KO掉!
── 张荟甄
雨文
什么时候? 请尽快。
── 雨文

故事接龙

上一期:王元

本期作者:曾子曰

  五个杯子里,竟然不约而同地出现许友彬的画像。

  是的,就是写少年小说的许友彬,阿拓一眼就认出他的样子,许友彬是他儿时的偶像,小学五年级时,他妈妈买了一本许友彬写的小说给他,她说:“妈咪是他的粉丝,我希望你也会喜欢他。”

  从此,他也变成了许友彬的粉丝,看着那些烂茶渣堆砌出来的许友彬样子,也不禁笑了起来,因为谁看见这一张充满喜感的脸孔,都会觉得很好笑。

  “莫非许友彬知道林黛玉的下落?”阿拓喃喃自语,他一转过身,却发现那少女突然不知所终,他望望四周,茶叶店空无一人,现在,他就留下眼前的这一条线索——人渣,不,是茶渣中的许友彬。

  回到家里,他上网寻找许友彬的面子书,然后,就在他的信箱内留下短信:“我叫阿拓,我正在帮贾宝玉寻找林黛玉,你知道她在哪里吗?”

  可是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过去了,许友彬都没有回信,阿拓担心许友彬会误以为他是一个疯子,就在他想亲自登门造访的前一个晚上,许友彬回信了。

   “阿拓,对不起,我并不知道林黛玉在哪里,但是我倒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你是一名编剧吗?”为了不想许友彬怀疑他头脑神经有问题,他就将自己这几天的奇遇写了出来,没想到许友彬马上回应:“明天你得空吗?我们见个面,好吗?”

  他喜出望外,毕竟这是自己小时候的偶像,现在可以近距离见面,他从来没有想过,但是,为什么许友彬要约见他呢?难道许友彬知道林黛玉的下落?或是他也知道东方馆的秘密?

  当他坐在许友彬的面前时,这位老前辈有点不可置信地问他:“你真的是一名邮差?”他点点头。

  “我觉得你的创意不错,不如你试试将那个贾宝玉寻找林黛玉的故事写出来,我相信小朋友会很喜欢这一类时空穿越的题材。”

  “我真的可以吗?”

  “我看了你昨晚写的东西,你很有潜质成为一名作家,最重要是你有创作的天分,我不会看错人的。”

  “可是,我……”

  阿拓本来想说那并不是他虚构的故事,许友彬却以为他没有兴趣,最后,他听见一个令他跳上天花板的惊喜。

  许友彬提出了一个惊人邀请,他要聘请阿拓成为一名作家,只要每天定时交出五千字,他每个月会支付月薪,直到整本小说写完了,还会照付版税,他对阿拓说:“你的东方故事馆,就可以开馆了。”

  没有人会拒绝这么诱人的条件,阿拓马上辞掉邮差的工作,然后每天早上九点正就走进许友彬的红蜻蜓出版社,坐在一个角落,静静地写他的小说,他没有跟其他人交流,吃午餐也是一个人,独来独往,他就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
  不知不觉,过了两个星期,许友彬难得悠闲地坐在办公室内翻看报纸,翻了几页,他的眼睛被一则新闻深深吸引着,这时候,阿拓敲门而入,他一脸苦恼,走到许友彬的面前,声音颤抖,轻轻地说:“社长,我写到一半,卡住了。”他凑前一步,问道:“你知道林黛玉的下落吗?贾宝玉找她找得很辛苦。”许友彬有点不知所措,他瞄瞄报纸上那一则新闻标题,标题写着“神经病汉伤人逃离病院,案发时大叫林黛玉名字”。报纸角落上照片的人,正是跟阿拓长得一模一样。

  “社长,你是许友彬,你不可能不知道林黛玉在哪里的?”

《期待下一次的久别重逢》

文:薇薇


  “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。”

  看完电影《一代宗师》后这句话深深地烙在脑海中,对于“相遇”与“别离”,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诠释。“阅读栖息地”是出版社给读者的一份礼物,让读者在一个资讯爆棚的时代,有个驿站可以休息。于是,就有了我们的“相遇”。

  有人说阅读是孤独的,而这个驿站无疑是把一些独自在阅读的大家聚集在一块儿,分享那些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事,而这些经验只有阅读的人本身才会理解,这大抵是爱阅读之人的“久别重逢”吧。

  2015 年即将结束,而“阅读栖息地”也将告别大家。

  关于“告别”,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,是电影《百日告别》的导演——林书宇的创作札记,书名很长,是《你走了以后,我一个人的旅程:林书宇的百日告别》,书里记录了他与离世的妻子之间的告别,电影主创对告别的理解与诠释,把走过的那一段路用文字、图像记录下来。

  告别仍然是困难,或许将永远都很困难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还是得带着勇敢与坚强的心往下走,好好向生命中的轻与重道别。驿站暂时关闭,你重新开始一个人的阅读旅程了,但别忘了这份曾经的美好情谊,它存在过。

  期待下一次的久别重逢!

再见